近日,由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主办的‘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进行第七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大会上发言,其中用353个字讲述了中国民间第一家NGO公益组织创始人刘德天以及黑嘴鸥保护协会的发展历程。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讲话透露出中国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写进‘十三五’规划,环境问题属于公共利益范畴,每一个公民,既是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既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享有者,也是保护者。唯有“共治”才能“共享”。每个人的身体力行,看似微不足道,却可以汇成保护环境的巨大能量。
与此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多年来为中国环保事业所做出贡献的肯定。据了解,目前我国目前有各类环保组织近3000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环保组织以不同形式多年来为中国环保事业默默奉献,涌现出大量的典型人物,而刘德天作为中国民间NGO第一家,贡献不言而喻。
25年来,刘德天带领他的团队坚持不懈努力探索创新环境教育和黑嘴鸥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模式,无疑在中国民间环保活动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以环境教育和环保文化相结合尚属国内首次。
正值黑嘴鸥保护协会成立25周年之际,记者走进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黑嘴鸥保护协会对已近古稀之年的刘德天进行了独家专访。
刘德天对于环境保护部陈吉宁部长讲述黑嘴鸥协会的事例感触很深,表示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经过努力会感染一批人,一群人,这就叫公众参与。环保更不是一代人的事情,少年绿则中国绿。只有青少年有了环保意识,环保才有长远大计可言。
黑嘴鸥由于人类发现比较晚,无文化。因此刘德天从零做起,打造黑嘴鸥文化。因为文化不仅是灵魂,而且是力量,因此要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
刘德天常思考,中国NGO需怎样运作?黑嘴鸥又怎样保护?那个时候既无教科书又无先案例,于是摸着石头过河,总结摸索出了一个“飞鸟战略”。
“飞鸟战略”认为,保护鸟类不是蹲在鸟巢旁防止狩猎捡拾鸟蛋,而是把多方面的功夫象鸟体的各个部分一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最有效的保护。
刘德天形象比喻“飞鸟战略”中的实际内涵,鸟头为核心发展方向,即为以某物种保护为核心基础;鸟身为栖息地保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鸟类的栖息地一旦丧失,鸟儿何处落脚,何处藏身?通过与政府、各组织合作以及新闻舆论监督方式切实保护栖息地;鸟翼之一为环境教育,刘德天提出:“少年绿则中国绿”。黑嘴鸥保护协会从25年前就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鸟翼之二为打造物种文化,用文化的力量保护黑嘴鸥是这个组织的一大创造,他们从零做起,打造定位为吉祥文化的黑嘴鸥文化。采用民间传说、小说、绘画、摄影、书法、诗、辞、歌、赋、舞蹈、剪纸、刺绣、苇艺、油雕、葫艺画、粘帖画等18种艺术手段打造黑嘴鸥文化;鸟足为生态恢复,通过用人工孵化沙蚕苗播撒湿地的方法,恢复黑嘴鸥觅食地生态;鸟尾为全方位保护,即除加大对繁殖地的保护力度外,还把保护的触角延伸到它的越冬地——江苏盐城、山东东营、浙江温洲、福建福州、海南等地,不断越冬地考察湿地保护情况和数量情况,与政府和其他组织合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今年66岁的刘德天表示做民间环保NGO已经25年,前20年像一匹壮马在奔跑,后5年我像一头老牛自奋蹄。陈部长讲黑嘴鸥协会发展的故事无形中给其本人和协会加了一鞭,他会更加努力。
实际上,正如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讲话中总结所言,从1991年开始,刘德天为了保护濒危鸟类黑嘴鸥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创立了黑嘴鸥的保护协会,成为全国第一个民间的环保组织。
20多年来,刘德天不畏艰苦,考察黑嘴鸥的繁殖地,大量撰文介绍黑嘴鸥,为宣传保护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创新环境教育模式中,使16万中小学生受益。打造出包括文学、美术、摄影、书法、歌曲、舞蹈、刺绣等18门类黑嘴鸥文化,其中三篇传说,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他一系列努力下,也带动了很多人一起来保护黑嘴鸥,有50余亩黑嘴鸥的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数量也从90年代1200只增加到今天的8000多只,创造了民间环保组织保护濒危物种的成功案例,刘德天本人也当选为2012—2013年度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一个人持之以恒了20多年的工作,感染了社会很多人一起加入到环保工作中,能带来这么大的成绩,值得赞扬!(陶凯龙)
黑嘴鸥保护协会图版文字视频这类版权声明:我们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文字视频等知识版权,如果涉猎侵犯版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普法志愿服务网法务138-4016-4561,官方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